主页 > 车载露营 > 自驾露营露营地露营网

为什么说小石潭记诡异?

291 2024-01-12 03:10

一、为什么说小石潭记诡异?

因为它在很短的篇幅内,展现了一个作者的天才手笔,不可思议到“诡异”

————

1

语文老师是一种这样的生物:看得懂一篇文章,也get到了它的各种好。但是,不能直接说!不能!!

我们要做的,是设计一个漂亮的问题,挖好一个漂亮的陷阱,把学生吸引进去,让他们思考、表达出自己的答案。

我每天,都在为陷阱着迷。

比如最近上柳宗元的《小石潭记》,要讲作者的情感变化——我的灵感来自办公室闲聊。

临近中午开饭,一个老师在备《关雎》,她在座位上,生无可恋地念: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……

念着念着,突然就变成了:关关雎鸠,我想吃鹅肉。

我们本来各忙各,没听她念书,但一听到她接上“鹅肉”那句,就笑颠了。

从唯美浪漫的爱情到“我想吃鹅肉”,这转变也太快了吧!!

哈哈哈哈哈

有了!笑完我马上就懂怎么设《小石潭记》的陷阱了。

情感变化太快,会很突兀,对不对!

《小石潭记》的两个情感变化是很显性的。前面是乐,后面是悲。

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如果一个人的情绪,上一秒还是快乐,下一秒马上跳到极度的悲伤,我们会觉得这……像神经病,或者精神分裂。

平时写作文,孩子们也经常没有任何铺垫,突然转折。一个段落和另一个段落之间,毫无关系!

那么,柳宗元,在情感的乐和悲之间,他是怎样过渡才不显突兀的?

问题一出,娃们马上就来劲了,他们低头再细读了一下文本,迅速锁定了过渡段是第三段。

我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:

一个说:“不可知其源”,写溪水的不可知其源,也写自己的迷茫,前途未卜的迷茫。

一个说:斗折蛇行,溪水的曲折,也是自己人生道路的曲折。

一个说:岸势犬牙差互,岸的崎岖不平,也暗示作者预知自己往下的人生路很坎坷。

一个说:明灭可见,不可知其源,也在说命运的神秘莫测。

……

漂亮!有了对命运的迷思,前途未卜的迷茫,前路坎坷的预判,往下的悲才出现得那么自然。

《小石潭记》在短短两百多字的篇幅内,呈现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层次!

2

还没完!怎么讲另一个重点——情景交融呢?

书本有一句,说柳宗元的山水文,突破了郦道元《水经注》里对山水的描写。

又有了!既然是突破,那我们就来比较这两位。

“绿水平潭,清洁澄深。俯视游鱼,类若乘空。”这是郦道元《水经注》里的文字。一样写了水的清澈,和鱼的空游。

但是,我们没有看出作者的感情。这一类,叫做景和情,没有关系。

《水经注》作为地理学著作,它的风景描写更接近纯客观描写,不带主观情感。

但是,我们看《小石潭记》时,明显能看出风景和情感是有关系的,这就是突破,叫做情景交融。

当作者快乐时,他看到小石潭边的树,用的词是“青树翠蔓”。

当作者凄怆时,同样的树,他的语言就变成了“四面竹树环合”。

现在,我们做个变形:

“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”改成

“坐潭上,四面青树翠蔓,寂寥无人”。效果会有什么不同?

——我又设了一个陷阱。

这可难不倒孩子们!

一个说:青和翠,是绿色,代表生机。作者快乐时,他的眼睛看得到生机。但他不快乐时,看不到人,觉得周围寂寥无人,也看不到生机。

哈,这个答案,我预料到了。

又有一个娃举手,他说:环合的“环”,表现了一种被包围的、封闭的环境,这个“环合”用得好,不仅写树,也写了自己被贬官后的困难处境。

哇,我忍不住给孩子鼓了个掌。这个“环”字,我自己没分析出来。

3

情景交融,怎么能少得了鱼那一段呢?怎么分析?——用《与朱元思书》做对比。

我们的正常思维是:写完水清,下一句,就会写鱼。

《与朱元思书》就是这样: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。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

包括上文用的郦道元选段,也是这样的。

但柳宗元,偏不。

他先写了水清,然后没写鱼,而是先写了水底和水边树。最后,他才单独列出一段,写了鱼。

为什么他要用这么长的篇幅单独写鱼?我问。

“因为鱼承载了他的情感。”孩子们马上就答出来了。

“具体是什么情感?你们来说说。”

“空游无所依,表面写鱼没有依傍,也写自己没有依傍。”

“‘佁然不动,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’,写鱼游动的轻快迅捷,鱼是自由的,暗写我羡慕鱼的自由。”

“似与游者乐,这句话里有一个‘似’字。表明我不太确定鱼是不是快乐,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快乐。”

……

“好忧伤啊”,一个女孩说,在听同学分析鱼的“似乐”时,她轻叹了一句。

柳宗元是一个多么天才的写作者!连快乐也写得这么有层次。最初,听到水声,他是“心乐之”。但写到鱼时,他用的词已经变成“似乐”了。

“原来我非不快乐,只我一人未发觉。如能忘掉渴望,岁月长,衣裳薄。”林夕写的歌词,和柳宗元的鱼,有着同样的忧伤。

他们都在说:我不确定,自己是快乐的……

4

下课了,三个男生围到讲台上来跟我聊天。

一个娃说:老师,我觉得我现在的处境很像柳宗元,也是“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”。

“怎么啦?你告诉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?”

“因为我作为数学课代表,上台讲题时,同学们都不听,我感到‘寂寥无人’。而且我觉得自己语文不好,压力很大,被包围了。”

哈哈哈哈,这个娃平时很开朗,今天活学活用蹦出这些话,我被他逗乐了。

跟他一起围上来的两个孩子,在讲台边挤来挤去,调皮又害羞地笑着。

我说:“现在你们的好朋友觉得寂寥无人,安慰一下他。”

“你要像柳宗元一样,以一己之力,对抗整个寒冬。”小卢说。

“再来一句!”——我逗他们。

“以开阔的胸襟,对抗令人窒息的人生困境。”小淞说。

他们用的句子,都是刚才看人物简介视频时积累的。安慰完,他们三个哈哈大笑,一起吃饭去了。

……

上天啊,请多赐我一些“挖坑”灵感吧。

——END——

更多原创文章、教学设计,请移步公众号:小温老师的演讲和写作

二、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在哪里?

小石潭 景区地区: 永州市-市辖区 景区位置:芝山区 .系柳宗元所著《永州八记》中《小石潭记》中所写的小石潭,小石潭位于悬溪之中,1958年在下游建水电站后旧址被淹没,小石潭已成了大石潭,气势己迥然不同.

三、小石潭记,小石潭有什么深刻意义?

小石潭景色清幽,秀丽奇特,但却被世人忘却,无人欣赏,又远离尘嚣,这正象征作者怀才不遇,被人贬斥的处境,这也正是《永州八记》的一大风格,即用被遗弃于荒野、不被人发现的美好景物象征自身处境,从而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

四、《小石潭记》的写作顺序,小石潭的特点?

1、《小石潭记》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写的: 循声而人发现小石潭,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,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,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,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。

发现小潭——潭中景物——小潭源流——潭中气氛 2、小石潭的特点:全石为底、潭水清澈、游鱼活泼、源流曲折、环境凄清的特点。愿对你有所帮助!

五、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?

全石以为底,近岸卷石底以出,为侈,为屿,为嵁,为岩,描写了小石潭的全貌,这里的石头形状奇异,是小石潭最具特色的景物,作者还写到了潭水的清澈无比,水中的游鱼灵动活泼,此时的作者心情也很好,坐在潭边,感受到凄清的气氛,作者的心情由乐转哀,想到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一下子抑郁悲伤了。

六、小石潭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?

  《小石潭记》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。全名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。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,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“小石潭”的景色,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。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:忧深冷寂,孤凄悲凉。  小石潭记  朝代:唐代  作者:柳宗元  原文: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佩环,心乐之。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为坻,为屿,为嵁,为岩。青树翠蔓,蒙络摇缀,参差披拂。(佩环 一作:佩)  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;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。似与游者相乐。(下澈 一作:下彻) 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  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凄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以其境过清,不可久居,乃记之而去。  同游者:吴武陵,龚古,余弟宗玄。隶而从者,崔氏二小生:曰恕己,曰奉壹。

七、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石潭?

小石潭原名小屎痰,是唐代永州的一个公厕。《小屎痰记》写的是柳大傻自己拉屎的经历

八、小石潭记由近及远?

小石潭记的写景顺序是按照作者的游踪,由近到远,而且具体的写景顺序是发现小潭、潭中景物、小潭源流、潭中气氛;并且突出地表现了“小石潭”的潭水清澈。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的作品,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,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“小石潭”的景色,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;而且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,孤凄悲凉。

九、小石潭记赏析?

赏析:

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,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。全文寂寞清幽,郁郁落落,形似写景,实则写心。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,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。此外,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,无一笔涉及水,只说鱼则“空游无所依”,则水的澄澈透明,鱼的生动传神,都各尽其妙,意境之深,令人拍案叫绝。《小石潭记》赏析(成曾)柳宗元的山水游记,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。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,《小石潭记》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。《小石潭记》是《永州八记》中的一篇。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,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。语言简练、生动,景物刻画细腻、逼真,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,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。因之,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。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。第一段,作者采用的是“移步换形”的手法,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,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。“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闻水声,如鸣佩环,心乐之。”

十、小石潭记原址?

在今湖南零陵。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(805年)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,被贬为永州(今湖南零陵)司马,王叔文被害。政治上的失意,使他寄情于山水,柳宗元贬官之后,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,常常不避幽远,伐竹取道,探山访水,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,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,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,后称《永州八记》。在第一篇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:“自余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栗。”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。

 

 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点击我更换图片

热点提要